.

價格總會過去,價值才會芬芳--訪吳岳老師


教學歷程反省三階段
被人記得為什麼很重要?國中同學會時,我跟同學聊到我們以前有個老師,他們說:「有嗎?有這位嗎?我們完全沒印象。」那個真的很混,但你可能會說:「那個老師很好,會鼓勵孩子,我當年挫敗時他會拍拍我肩膀、鼓勵我,他給我很大的動力…」同樣的,我們在談論回憶的老師當中,評價不一樣,價值就不一樣,我今天做為一個老師,將來學生怎麼評價我,他評價我就決定我在他的生命當中我的地位如何,他會不會來我的告別式?我曾經很深刻的反省我的教學歷程,我的反省有三個階段:我最早的時候在重考班教書,那時候我的心態我覺得「我是公務人員」,因為我在裡面領鐘點費,賺錢都是老闆賺的,那時候的我並沒有全心全意教書,因為教書很累,我以前每天都有課,所以我都用六分功力,四分講黃色笑話,插科打揮笑一笑,而且國文不是重點,所以笑完讓他們有精神去上英、數、理化就是我的責任啊,叫我一堂課精疲力盡、揮汗如雨賣力的教書,都是老闆賺錢,我那麼努力做什麼?我那時候心態就是領多少錢做多少事,你叫我多做,沒有!學生考的好壞是你補習班問題,學生坐我眼前、在台下,這是道具,我在表演,表演完之後我就是領薪水,對,我那時候就把自己當作是「補教界公務人員」,當然也不是公務人員都不好,少數是不好的,這是第一階段。

第二階段,那時候教改(台灣教育改革)之後,國文不再考課本,都考課外題,民國83年開始,民國80幾年那幾年我剛好到北京大學進修,我在他們的書店發現,他們高中考大學的考題都考課外題,怎麼跟台灣那麼像,在看完之後發現台灣抄襲、模仿人家,所以我那時候靈機一動,把考題蒐集回來、分類,譬如說考十個填空,詩的填空有分古詩、新詩填空;考重組,有新詩、古詩、散文重組,我就把每種題型想出破解的方式,所以我推出國文家教班,學生滾滾而來,學校的老師嚇呆了,這些孩子英、數、理化都很強,但國文是準備也沒有用啊,來到我這邊都幫助他們考得很好,很多人都覺得吳岳上課很幽默,第二階段他們覺得「老師您太厲害了,不會的您都會!」我可以用浪漫文學講得像科學方式,讓人一聽就懂、馬上理解,那時候學生覺得我很強、我也認為我自己也太強了。但是以我現在的年齡來批判我那時候,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老師,我頂多是一個「教育商人」,因為那時候的心態,我就是想賺很多錢,所以那時候我的教學內容一定是為前三志願學生設計的,難度比較高,有些根本不會考,我為了吸引他們設計難度比較高,所以教學速度一定也會很快,只給前三志願學生聽,從頭到尾我不管很多事,因為只要建中、北一女的資優班在這邊補習,學生就會跟著來,知名度大,中、後段的學生也跟著來,那學生認為我好不好?很好啊,我也認為很好,但以我現在看那時候心態,我對每個學生並沒有公平的對待,我心中對中、後段學生少掉了那種關懷、疼惜,我是一個教育商人,那時候我不是一個好老師,我是一個名師,我不是一個良師,名師是一個很會教書的人,但良師是對孩子有愛心、會對孩子心靈疼惜的,就好像名醫,他可能醫術高明醫治好你的病,但一個良醫,醫術沒有名醫強,但他不只看到病人的病,還看到他的心,看到病人後面的家屬。

然後第三階段,大概十幾年前,我女兒在台中讀書,她也到補習班補習,下課後我問她:「妹妹你聽得一愣一愣的,聽不懂嗎?」「你上那麼快誰聽得懂!」「不會吧!我速度還好。」「我同學說你講得太快了!」「真的嗎?」,我那時候開車送她回家,心中真的覺得很難過,很多家長他們不認識我,只知道我國文不錯就把孩子送來,但是我只為優秀孩子設想,沒有想過中、後段孩子,而我卻忽略他們的孩子及父母親對我的託付及期待,於是我開始改變教材,把難的、不會考的去除掉,其他老師說,「難的去除掉,建中、北一女就不來補習、吸引不了他們。」我說那個錢我不想賺了、已經夠了,多出來的時間我把速度放慢,中、後段學生都聽得懂,再有點時間就講講人生道理,要給他們人生聯考考的東西,那時候的我才真正懂得『老師』這兩個字的價值跟重量,我很感謝老天爺安排我女兒坐在台下聽我的課,才讓我了解什麼叫「將心比心」,我女兒真的是我生命中的老師,而我才真正成為一個良師,那才是我人生最有成就感的地方。我前面兩個階段,教書就是我的職場、我的競技場,我要墊高我的財富地位,要追求我人生的價格,直到我第三個階段,教書這個地方,教室才成為我的道場,我在裡面佈道、影響我的孩子,我覺得我在台上不是個老師,是個發光的菩薩,那時候才真正影響孩子,因為我真的是有心對待他們。